


、
2025新年伊始,省广电局认真落实国家广电总局、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省、市出台微短剧扶持政策和产业培育方案,在2024年统筹省、市、县(区)微短剧内容创作、基地建设、产业培育、管理服务等发展成效的基础上,为全省微短剧发展注入新动力,努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陕西省:微短剧精品创作“双提升”。2024年共制作微短剧3600余部,全国热力榜付费竖屏微短剧陕西上榜466部,占比32%热力值为43.7亿,数量和热度均居全国第一。横屏微短剧5部分账达千万,全国占比20%,优势进一步扩大。全省共有9部微短剧获评国家广电总局优秀作品,《南辕北辙的我们》在抖音和浙江卫视同步上线,为首部竖屏剧上星跨屏播出,并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微短剧产业布局“全链条”。推动十里沣河、造梦工厂等微短剧拍摄基地联合运营,引进杭州炳午、深圳慧动创想等头部企业入驻,西咸新区微短剧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引导陕文投、陕广电、西影等国有企业布局微短剧新赛道,培育丰行、等闲等50余家优质民营公司,建成西西剧场等6个微短剧平台,初步构建了集剧本孵化、制作、发行、投流于一体的微短剧完整生态。微短剧服务管理“一体化”。举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和艺术大会,揭牌运营全国微短剧研究中心和评价中心,发布首期“繁星指数”评测成果。建设全省微短剧审查管理系统,搭建陕西省影视剧服务中心。包括网络视听创作、生产、投资、管理的四方平台正在更新上线。省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剧目奖补实施细则》即将印发,助力陕西微短剧2025年跨越发展。
西安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引领体系。印发《西安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意见》、《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从微短剧创作扶持、产业链完善、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培育和支持。聚焦品质提升,夯实产业根基。整合全市176个拍摄场地资源,联合西咸、长安、未央、新城等区县包装打造微短剧产业项目,推动成立陕西芒果短剧产业孵化基地、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举办长安大学城短剧创意大赛,吸引校企联合创作项目200余个。实施培育计划,锚定长远发展。制定《西安市微短剧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5、2026年通过“六大工程、十三项举措”,实现微短剧年产量2000部以上、精品50部、营收20亿元的目标,全力打造全国微短剧之都。
西咸新区:抓产业风口,构建发展生态。整合辖区资源,做精5个拍摄基地。与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搭建“产学研用”校企联合培训实验室。招引星光映美等30余家专业微短剧公司和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基础。设立微短剧产业服务中心,引导微短剧题材规划助力精品创作,为企业输送微短剧人才同时增加就业,协调各拍摄基地周边酒店等为剧组服务吃住行。强化宣传推广,拓展品牌效应。邀请新华社等40余家媒体聚焦微短剧产业,推出《西威新区微短剧市场发展观察》等50余篇稿件,全媒体阅读量超5千万次,不断扩大西咸微短剧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西咸新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即将完成修订,增加微短剧集聚发展等5方面扶持政策,支撑西咸新区微短剧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