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江南偏镇,群山错落之间有一座方塬小城。今日是方塬城几年来最热闹的一天,城中两大商铺家族之一的慕容家,盛宴纳婿。慕容家张灯结彩,慕容焉凤冠霞帔,按那时的规矩,踢响了轿门,将新郎陈储接进了慕容家。慕容家的一众长辈,都看着这对新人,脸上礼貌的笑容背后,却是各怀心思。原来,这场婚姻,只是慕容家族内部的利益争夺。民国时期,民风尚且愚昧落后,按照慕容家族的规矩,家业传男不传女,慕容焉虽然能力出众,但却无法接手家族的生意。慕容家族此任家主慕容文筝,为了将家主之位交由女儿慕容焉接任,只能依照家规,为慕容焉招来一位八字相合的女婿上门,如此慕容焉才有资格接手家业,而寻遍了方塬城才在城中的一间相术馆里找到了陈储。
陈储以经营相术馆为生,说是看相算卦,但其实就是靠着油嘴滑舌的功夫,解人心宽,讨个口彩。陈储收下了慕容焉重金聘礼,两人在新婚之夜签下婚约,约定人前夫妻和睦,人后各自安生,等到慕容焉接手慕容家的生意后陈储便自觉领了钱扫地出门。陈储本来经营的相铺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在为生计犯愁,此番天降富贵,自然是满口答应。慕容焉只把陈储当作贪财好色之徒,约法三章之后,并未过多在意,一心放在了打理慕容家的生意上。可慕容家的内斗并未平息,不断的有人对慕容焉提出质疑和刁难,但慕容焉却也毫不退让,方寸必争,直面家族中的刁难与挑战,而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慕容焉发现陈储似乎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在他表面贪财好色的痞性之下,似乎还隐藏着什么,他来慕容家还有别的目的,而自己对他,似乎还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和熟悉。
原来,陈储入赘慕容家看似是慕容家主动找到的陈储,但其实是陈储精心设计的计划,而他之所以要入赘慕容家,其实是与二十年前的一桩旧案有关。二十年前,方塬城的商铺都在袁家名下,袁老爷为人忠厚,以诚经商,深得城中百姓爱戴。但总有人眼红袁家的家业,暗中传闻,袁家生意做的好,是因为家里的风水好,袁老爷有一块生气聚财的宝物,靠它才得来了如今的家业。彼时还是袁家商铺下掌柜的慕容文筝和金六爷,便因为贪念信了传闻,在精心策划之后,在袁家点了一把大火,意欲趁机夺取此物,袁家上下尽数葬身大火,只有袁家的少爷和袁家的养女得以逃脱,而那块传闻中的宝物却消失在了大火之中。后来袁家的家业则被慕容家和金家瓜分,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而陈储便是当年从火场死里逃生的袁家少爷,他此番精心的策划和潜伏,就是为了进入慕容家,找到当年的罪证。本来一切都按陈储的计划进行,可在行动中,陈储却发现,这个仇家的女儿慕容焉,似乎并非是一心孝顺慕容文筝,她积极地接手慕容家的生意,似乎还有别的目的,而自己也总是对她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和熟悉。陈储一边实施自己的计划寻找罪证,一边也在暗地里对慕容焉进行试探和调查,而慕容焉也同样在实施自己计划的同时,想要揭开陈储的真面目。两人表面扮演着夫妻,背地里则进行着各自的计划,时而共同携手面对外头的麻烦,时而不断试探彼此的真面目,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情感也有了悄然的变化,终于,两人在袁家的坟前相认,原来慕容焉便是当年那个消失了的袁家养女。两人这些年都一直在暗中寻找彼此,但却不曾想,心中所念的天边之人,竟是这些日子来近在咫尺的枕边人。殊途同归的两人,尽诉衷肠,最后共同联手,陈储利用当年袁家的宝物为饵,引金家和慕容家上钩,找出了当年慕容家和金家的罪证为袁家沉冤昭雪,而慕容焉在接管慕容家的生意后,又经过一番经营,将原本属于袁家的产业重新收归名下,让因为金家和慕容家联手垄断控制下高昂的物价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随着慕容文筝和金六爷认罪忏悔之后,困扰慕容焉这么多年的真相也随之揭开,之所以那时慕容文筝从火场里救回慕容焉并且养在身边,是因为她本就是慕容文筝的亲生女儿。原来当年慕容文筝也是入赘进慕容家的赘婿,而其妻在生下慕容焉的时候就难产离世了,腐朽的慕容家认为此女不详,所以逼慕容文筝将其弃之荒野,慕容文筝为了能留在慕容家,只得照做,但又于心不忍,所以偷偷送到袁府,他知袁老爷心善,让袁老爷收下抚养,而自己则留在了慕容家,凭借着手段和野心,一步步做到了家主。慕容文筝一直以为,慕容焉不过三岁,记不住在袁家的事情,没想到慕容焉从未忘记,并且这些年一直都默默的在为袁家昭雪。
慕容文筝和金六爷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陈储又回到了那间铺子,继续为人宽心,劝人放下贪念,一心向善。而慕容焉则打理着袁家的生意,造福着城中百姓。而至于当年传闻中的那件能够聚气生财的宝物,不过是心存贪念之人的以讹传讹,真正让袁家兴旺的其实是袁老爷以诚待人,一心向善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