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四月,落英缤纷时节。
妙华楼小院,曲水流觞宴上,相府千金李染扮作汴京才子柳元,一袭白衣,面纱遮脸,混于席间。本想借此打探官家任命三名巡按御史出京的内幕,为自己创办的小报寻找素材,奈何行飞花令时,随口胡诌的诗句刁钻诡谲,竟引得众人赞叹。
李染感叹自己若是男子,汴梁第一才子哪有柳元的事,不过一想到对方在赴宴途中被雇来的女眷纠缠不休,当即痛快不少。
李染从诗词造诣引到官员出京,听到关键之处,被人从座位上一把揪起,定睛一看,怎么是柳元?当即找个地缝是来不及了,只能拿出从父亲那里偷来的请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胡搅蛮缠的市井做派,唬得众人茫然无措。
此时,侍从南逐一前来告知,相府主母、李染的继母王月婵在酒楼私会外男,李染脚底抹油,拔腿就往现场跑,内心无限狂喜,是时候让这个恶毒继母滚出李府了。
军巡铺潜火队士兵沈煊累瘫了,刚刚疏散了因女眷拦截柳元马车而堵塞的路口,又遇上妙华楼失火,疾奔而去。
李染与急忙赶来的沈煊撞了个满怀,不顾沈煊的喝退,李染冲进失火房间,南逐一则在纸上速描捉奸现场,却未见外男身影。李染大失所望,本想离开,却被沈煊截了道。很明显,这个愣头青把自己当成了纵火犯,要当场拿人。好在南逐一扮作伤员,吸引对方注意力,提供了离开的时机。
凡所有猫腻皆逃不过沈煊的眼睛。夜晚巡逻时,沈煊发现“纵火嫌犯”李染与身着绿羽锦袍的男子交接密信,对方女扮男装,且藏有硫磺等易燃之物,对其纵火犯身份更为怀疑。翌日,沈煊当街抓捕前去祭拜母亲的李染,却被安宁郡主赵舜华出面拦下。对沈煊来说,高门贵女算什么,他执意请对方去军巡铺问话,却导致被上司关禁闭并罚了薪俸。
为避免再被骚扰,又因赵舜华是多年闺蜜,李染应允了对方陪同祭拜的请求。回程途中,李染听到赵舜华提及琛王在世的往事,之后又收到琛王之死另有缘由的密信,深感其中必有隐情,开始暗暗调查前尘之事。
李染正愁无从下手之际,收到了沈煊的邀约,却发现对方一反常态,竟要请客赔罪。李染处处提防,沈煊步步为营。高手过招间,沈煊意外发现了李染手臂上的烧痕,并得知烧伤时间。
李染不知道的是,沈煊的反复无常,是因为发现李染母亲的忌日与哥哥沈严忌日是同一天,怀疑李染就是被哥哥从火场中救出的小女孩,如果能确认此事,那么哥哥沈严火场渎职的污名就能洗刷。于是,沈煊的生活重心开始向李染倾斜。
南逐一探查多日,得知王月婵私会之人是名门柳家门客,李染佩服王月婵竟敢偷人偷到了女儿夫家。当即,用小报登出《妙华楼大火背后另有玄机》一文,让王月婵成为全城指摘对象。同在妙华楼现场的沈煊,开始怀疑是李染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风口浪尖之时,王月婵再度与门客私会,李染前去探查发现有异,还未弄清二人“阴谋”,就被门客当做贼人围追堵截。李染与南逐一以金蝉脱壳之计躲过追踪。
南逐一受了伤,新一期小报需要送往印刷作坊,李染只好带着底稿前往,却被沈煊抓了现行。李染死路一条,却也毫无惧色,哪成想对方放过了自己,并提出帮忙做一件事。生死存亡,哪有不答应之理。
李染庆幸之余,不知另一个灾难悄然降临——王月婵葬身火场,李染成了唯一的嫌犯!异父异母的妹妹李青黛差点掐死自己,父亲李谐试图将自己送进了监狱。幸好沈煊及时提供李染不在场证明,让事态得以缓和,两人首度提出合作,一同调查失火原因。看着一同出入火场的冤家沈煊,李染竟不再觉得对方似从前那般讨厌了。
火灾调查过程中,李染发现母亲去世之谜与柳家有关,得知妹妹李青黛深受夫家欺辱,出手相救。李染利用小报引发舆论关注,迫使朝廷彻查柳家,柳家因走私罪名被抄家,李青黛得以自由。小报的声势引发了官家关注,李染被皇城司捕获,在沈煊和赵舜华的帮助下逃过一劫。李染将幼年时在火灾中被人所救一事告知,让沈煊得知李染就是自己千辛万苦寻找的女童,沈煊为哥哥洗清冤屈有望,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沈煊确定李染是哥哥当年救下的女孩后,对她愈发保护,但因李染刊登秦行首事件小报影响兄长案件进度,二人争执,沈煊退出飞花令。李染在旁观受害者面孔后,坚定要小报为百姓发声,借助秦行首事件的舆论影响推动沈严案重审,最终使其昭雪。两人因此重归于好,李染对沈煊也敞开心扉。
李染收到密信揭露皇族秘闻,知琛王一脉被清除,赵舜华作为孤女反复挑唆,实为复仇而操控沈煊人生,意图谋取皇位。沈煊得知自己皇族血脉身世,却发现姐姐赵舜华罪孽深重,决意摆脱她。但赵舜华试图利用飞花令揭露皇权,妄图借机操控舆论,并利用南逐一出卖了李染,导致她入狱,宰相李谐为救女儿公开支持小报,顶住各方压力代她抗责。
沈煊假意服从赵舜华,并揭发她在大理寺审讯皇上时的纵火谋反计划,反将其抓获。赵舜华最终在这场计谋中被击败,朝廷澄清琛王当年确是谋反之意,民间流传的琛王冤死惨案不过是赵舜华一手编织的闹剧。
官家知悉小报揭露真相的努力,释放李染父女,且正式承认飞花令为民间小报。李染与沈煊携手共度,以小报之力揭露黑暗,将信念之火植于人心,成就一段义与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