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专题专栏 > 网络视听创作平台 > 网络视听项目库

《苹果情未了》

日期:2025-09-29 来源:

DocHtmlCon
项目名称 《苹果情未了》
节目类型 网络电影 年        代 当代
题        材 农村 集        数 1集
制作机构 陕西桃花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上世纪90年代,在延安一个小山村里,李艳一个人既要照顾果园又要照顾年幼的儿子,看着别人家的苹果年年丰收,自家却因为无人修剪和培育,挂果低,一度快要荒芜。

一个深秋的黄昏,正当村里的一群人来索要欠账时,一名中年男人来到果园,并且阻止了一场闹剧。

原来这个人叫赵方,他说自己是灵宝人,本来是个木匠,在村里给人做嫁妆,但现在村里人少,需要木工活的人更少,听说下矿能挣钱,他就背着行李来了,谁知上班不久,他却患上严重的夜盲症,无奈只好离开矿区,没有了生计的赵木匠问李艳是否需要人手照看果园,他甚至可以尝试嫁接苹果新品种。

李艳看着落魄却忠厚的赵方说,在苹果没卖出钱之前,她都付不出工资,如果他愿意,就可以留下,于是李艳把他安顿在果园旁的窑洞里住了下来。

很久没有人住居的窑洞开始有了生气,一只饿得很瘦的流浪狗尝试着跟着赵木匠,他驱赶它,它就在不远处停下,可怜巴巴地望着他。赵木匠吃饭时,就扔给它一些食物,慢慢地,彼此没有了敌意,他给它起名:苹果。于是,赵木匠带着这只叫做苹果的狗,白天修建果园,夜晚听着高原上呼呼的巨风声,也偶然听收音机里的秦腔,人与狗渐渐形影不离。

深秋的高原大地一片金黄,赵方在高原的艳阳下,有条不紊地打理着果园。劳动之余赵方用废弃的树木做成了桌子、椅子以及各种日用品、工艺品。这个看似木讷的中年男人实际上心灵手巧、性情敦厚,渐渐取得了李艳的信任和孩子的喜欢,不劳动的时候,还教孩子如何做手工。

看着赵方整理得有模有样的果园,李艳第一次破天荒的做了一桌饭菜,还烫了烧酒邀请赵方去喝,赵木匠吃饭时发现桌上多出一双碗筷,便问道:还请了其他人吗?李艳的孩子指着碗筷说,那是我爸爸的,妈妈说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原来李艳也是外乡人,她在城里打工认识了陕北后生,那位后生一见面,就从兜里掏出一颗带着红红的苹果,李艳一口咬下去,浓郁的果汁飞溅,李艳不由屏住了呼吸。第一次尝到陕北苹果的李艳,就被征服了,那清脆酸甜多汁的苹果,简直就是她幻想中爱情的味道。

她爱上了陕北苹果,不顾家人的反对,决然远嫁到黄土高坡。

三年前,丈夫说我们这里苹果树老化长不出来好苹果了,他要出门挣大钱,而且一定会带着金银财宝衣锦还乡,让她和儿子都过上好日子,谁知丈夫却在一次外出时,乘坐摩托车时意外身亡。

看着已经微醉身体变得柔软无力斜倚在椅子上的李艳,赵木匠拿起一旁的毛衣轻轻给她盖上,把趴在桌边睡着了的孩子抱上了床,安顿好后,赵木匠才悄悄离开。

一个寒冷的夜里,北风呼啸,李艳突然腹部疼痛陷入昏迷,李艳的儿子来到果园窑洞拍打赵木匠的大门,他翻起身,背着李艳就往镇上走,连夜送到镇卫生所,幸亏抢救及时,李艳才捡回一条命。

春天的时候,赵木匠在给苹果树灌水和覆草,李艳不明白,她问赵木匠为啥要这样,赵木匠说,这是经验,我们那里的人都这样做。李艳说,道理我也不懂,但我信你。说完,她抱起草就去覆草,李艳的儿子也快活地把草盖到树上,狗摇着尾巴也冲上去,叼着几根草,想显得自己有用,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春天的果园里回荡着欢乐的笑声。

眼看李艳的脸上笑容多了起来,而赵方也开始向李艳敞开心扉,一次在窑洞里赵方坦言他藏在心中的秘密;原来他在老家投资失败,被诬告非法集资……在李艳的鼓励下,赵方看到了光明的未来,他依然走出果园,他决定坦然面对过去的一切。

终于一切归于平静,这年的春天似乎要比往年来得早,修整过的枝条上,开满了香喷喷的苹果花,把黄土高原打扮得花枝招展。

一辆邮政绿色摩托车扬起灰尘颠簸飞驰而来,戛然停在李艳面前,递给她一封信,当她打开后才发现,原来写信的人是赵方。

信里他告诉她,春天来了,他嫁接的果树一定开出花来了,等到秋天苹果满枝的时候,他就回来了,他要把这片黄土地上沟沟岔岔的地方都种上苹果,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这棵曾经从河南灵宝“奔跑”而来的苹果树,不断更新优化,让香甜的苹果,从黄土高原奔向世界。


思想内涵 本片讲叙的是回乡创业遭遇家庭变故,生产生活也面临困境的李艳带着儿子照看着果园,一度不知如何经营下去,在初秋的一天,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同样创业失败不知如何面对而远走他乡的赵方,二人通过了解,从陌生到相识,到信任,二人经历了不同的经验后,明确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目标,然后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以及彼此帮助重新树立信心和成长的故事,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一个人面对曾经的生活的困难和失败,要展现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展现出了高原上的人们对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创作内涵上也体现了黄土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互鉴,突出了黄土高坡上人们的勇敢与执着,影片将打破了传统的喜剧电影模式,将电影和舞台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融合喜剧和戏剧特点,使影片轻松诙谐,在创作形态上进行大胆创新,将陕北民歌,以及关中文化的秦腔文化融合,使得影片既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
制作预算
(万元)
300
联  系  人 杜美蕊 联系方式 150299482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