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初,疫情肆虐,全民抗疫,刻不容缓。陕西应急广播大喇叭与时间赛跑,唱响了疫情防控最强音。

    面对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我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的工作要求,全面启动全省疫情防控应急广播宣传。

    上下联动,迅速启用省、市、县、镇、村五级应急广播系统。1月25日我局通过QQ工作群、电话等方式,要求各地市立即启动应急广播系统,开展大喇叭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宣讲。1月27日,又下发文件,就做好应急广播疫情防控做了专门部署。各市、县统筹协调,立刻行动,迅速开启应急广播模式,全方位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乡村疫情防控宣传机制。陕西交通广播(陕西应急广播FM91.6)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播报中、省重要防控举措、发布全国疫情权威信息、传播防控科普知识及服务信息,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听从党和政府指令科学抵制疫情。华阴市1月23日起,每天利用114个行政村2126个大喇叭循环播放防控通知、公告和防疫知识,倡议市民不走亲访友、不外出聚集,引导群众提高防护意识。1月24日起,白河县按照省上标准化要求新建的、覆盖11个镇121个行政村的484个大喇叭(音柱),全部开启应急模式,快速将疫情防控信息传递到山区农村,弥补了偏远地区防疫情控的薄弱环节。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硬核广播”的强大应急功能。遍布全省各地乡村的应急广播,针对春节返乡人数多、农村居住相对分散、乡村医疗卫生水平有限、村民防控意识较弱等因素,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大喇叭及时性、灌输性、灵活性和广众性特点,启动云广播平台、应急广播、终端设备喊话等多种功能,全天候、多频次、高密度循环播报,迅速将防控信息传达到千家万户,传达到每个人耳中,实现了防控信息和防疫知识的有效下沉与普及。与有线广播相配套,各种私家车、摩托车、出租车改装的流动宣传车在村子、街道和社区里来回穿梭播放,确保每家每户、每位村民全部知晓,基本实现了防控宣传无死角,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充分发挥了应急广播传递信息、防控疫情、遏制谣言、提振信心、维护稳定等重大作用。

    喜闻乐见,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服务疫情防控。相较于中央和省级媒体的防疫节目,村头大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更通俗易懂、接地气,无论是播音员悦耳标准的普通话,还是村支书豪放霸气的方言土语,都传达出沉甸甸责任,让百姓入耳入脑入心。岐山县村民说“声音大的很,全庄子都能听清,在人与人不接触的情况下,宣传防控知识、政策,群众反映嘹得很!”《陕西日报》大篇幅报道我省应急广播大喇叭在疫情防控中的具体举措,说:这个春节不同寻常,遍布乡村的大喇叭“火”了起来。它如一缕阳光,把党的温暖送入群众的心田;它如一场春雨,把防疫知识送入群众的家门;它如一声号角,把必胜信念送入千家万户。

    我省应急广播(俗称“大喇叭”)的建设发展,已有十余年历史。从2009年开始,为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听广播难问题,我局筹措资金4000万元,为全省1581个乡镇、26752个行政村配置了广播器材,建设了村广播室。2010年,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急广播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总局统一部署,我局按照“统一联动、分级建设、因地制宜、平战结合、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原则和思路,将应急广播作为政治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和文化工程来建设。2016年,投资1354万元,在677个行政村建设了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应急广播系统。2018年起,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亿元,分三年实施了20个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将覆盖262个乡镇、3369个行政村。此外,眉县、合阳、榆阳、旬阳等15个县(区)当地政府自筹资金,建设完成县域内应急广播,已覆盖87个乡镇、1625个村。

    平日里,大喇叭是支农惠农、精准扶贫、乡村管理、丰富生活的信息“多面手”。突发事件中,应急广播快速权威高效,被群众誉为“救命大喇叭”。2010年,安康“718”特大洪灾前,紫阳县应急广播3天播出暴雨预警和防汛防滑通知43次,引导群众有序撤离。2011年,铜川山林大火,村干部用手机远程操控应急广播发出火灾警报,第一时间通知村民撤离、救火。2012年夏,关中、陕南普降大雨,7市39个县区55.17万人受灾,多地交通、通讯中断,是点对点的应急广播,及时把汛情信息和政府防范措施传递到千家万户,为6.85万群众的紧急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经过中、省、市、县的长期投资和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各基层行政村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做到了全省一张网,日常做宣传,危急时刻响起来,在疫情防控等危难时刻发挥了大作用。